优化营商环境 州金融工作局在行动
2021-12-21 20:40 来源: 掌上凉山
举报

危 机

2021年12月15日,雷波县溪洛渡库区,凉山港金沙口码头。

“大雪”节气已过去一周,一艘名叫“川凉路易801号”的货船,载着近3000吨的货物,划开郁积在水面的寒意,缓缓靠岸。

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站在岸边等待着。看到船来了,他微笑了一下,转身告诉记者:

“前段时间感觉自己得了‘手机恐惧症’,电话一响都不敢接,因为除了讨要工资的,就是催贷的。”

这个男人是这艘船以及这个码头的“老板”——凉山州路易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先涛。名字里有“涛”,他也和水有缘,大约十年前,他的公司就通过县级招商引资的方式进驻库区,负责对金沙口码头进行建设、管理和经营。“我们整个码头工程分为一期和二期。溪洛渡库区的水位在540米到600米之间,落差大,有60米,建造技术难度高,也很花钱,一期工程建设就要投资2.27个亿,压力特别大。再加上我们还要养那么多船——3000吨的自卸货船,2800吨的自卸货驳,还有车驳船、拖船、工作客船……哦,对了,还有一艘3500吨的直航自卸船,正在建造”。易先涛扳着手指头给记者数着。

2021年,因为很多综合性的因素影响,公司的效益不好,甚至一度无法正常运转。“一个月能亏掉四、五十万,还得咬着牙还银行贷款。”

易先涛不敢多回忆那段压抑的时光,他说:

“后来银行方面说要断贷了,我整晚整晚地睡不着。”

同样一度难以入眠的,还有荆越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蔡文俊。他所供职的公司来自湖北,因为看准了凉山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,在越西县投资了“荆越苑东方城”房地产项目,总投资额达到4.5个亿,包含住宅区和商区,将成为全县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之一。

2021年一月开盘后,“荆越苑东方城”一期工程里的 416 套住房迅速售出了330套,这样一个本该让投资者感到欣喜的销售数据,却埋下了一颗“定时炸弹”——由于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历史债权问题,己售房屋无法进行银行按揭货款和签定购房合同,意味着约1.35亿元资金无法回笼,资金链开始出现断裂风险。

“非常焦虑。我们有一阵子甚至必须到外面去想办法找钱来给工人开工资。银行支持不跟进的话,我们可以说寸步难行。如果资金一直到不了位,后续工程就无法继续下去。最坏的结果,就是企业血本无归,老百姓拿不到房,政府也要面对因此产生的巨大社会矛盾”,蔡文俊告诉记者。

一面是深耕凉山多年的外来航运企业即将面临银行断贷的“釜底抽薪”;

一面是势头喜人的外来房产企业因为自身问题突然陷入到“三输”的困局。

总投资6.7亿元的两个项目,就要这样“凉了”?

承 诺

11月下旬,凉山广播电视台播出了一则视频,标题叫做《优化营商环境|州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郭红卫承诺》。视频里,郭红卫代表全局这样说:

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工作机制,各银行机构由不定期明确为 2 个工作日内答复企业提交的贷款申请。

“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,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借新还旧、无还本续贷等。

“已完成授信企业贷款,落实放款条件的, 放款时间由不定期明确为 5 个工作日以内。”

郭红卫副局长的承诺,源自凉山州委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。

11月16日,凉山州在首府西昌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,会上公布了《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》,公布了“24 小时接受实名、匿名举报”的州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投诉热线。

《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》共分打造一流市场环境、打造一流政务环境、打造一流法治环境、打造一流组织保障四大板块。条款的清晰和明确程度,甚至到了写明“企业用水办理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办结”这样的地步。而整个《二十条》的第一项内容,就是“破除融资难”。

在大会上,中共凉山州委书记段毅君,州委副书记、代理州长阿石拉比分别带头作了关于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承诺。会议特别要求:州级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,要到媒体上去,面向全社会作承诺。

在大会讲话中,州委书记段毅君说:

“紧紧依靠、时时关爱、处处服务广大企业家,想企业之所想、急企业之所急。”

州委常委、常务副州长向贵瑜在介绍《二十条》起草情况时说:

“我和专班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举报电话,一定会加班加点认真办理每一起投诉。”

大会召开后不久,凉山州金融工作局就接到“州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”交办的第一起融资举报投诉件——凉山州路易航运有限公司反映的银行断贷问题。

“州金融工作局收到投诉件的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人员赶赴企业和银行。由我们牵头,让双方坐下来一起协商”,该局金融要素保障专班工作人员杨刚,站在码头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他说,在州金融工作局的协调下,涉事银行成立了贷款调查组,实地调查了企业资产和经营现状;而企业方面也表示,充分理解银行对资产安全问题的担忧,将开足马力生产,用经营业绩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。最终,花费5天时间,银行与路易公司达成谅解,决定继续放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

与银行“握手言和”后的易先涛,终于不用再担心讨债的电话。面对记者,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:

“感觉自己就像是掉进了泥潭,然后终于有个人伸手拉了我一把。”

因为《二十条》的出台,蔡文俊和他供职的地产公司也同样从困境中走了出来。在了解到企业存在的问题后,州金融工作局开始积极介入,与农行凉山分行进行多次会商。随后,省、州、县三级农行联动,加班加点,辅导企业规范财务、梳理治理结构,最终快速提出了符合行业规定的解决方案,对该楼盘授信按揭贷款额度2.93亿元。“我们从项目贷款的调查、审查审批到投放仅用了5个工作日,12月9日贷款第一批顺利实现了发放”,农行凉山分行行长梁古有色,向记者介绍了凉山金融的“出招”速度。

新 局
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易先涛董事长说:“根据我们的预估,从2022年开始,码头货物吞吐量每年能增加100万吨,最终逐步达到年吞吐量1000万吨。我的愿望就是为建成‘凉山第一港’继续奋斗。”

因为《二十条》,他的企业离开了“冰封”的水域,开始驶向不远处的春暖花开。

郭红卫副局长说:“按照我们的承诺,会将《二十条》里的金融要素保障继续坚决地执行下去。发现一起案例,我们就介入督促一起、圆满解决一起。”梁古有色行长说:“我们要继续积极地为企业疏困,为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的经济发展,作出我们金融部门应有的贡献。”

 因为《二十条》,他们更加理解了肩负的使命,更加明晰了努力的方向。

5天时间,拯救的不仅是6亿元投资,还有企业的投资信心和企业家们的创业激情。据媒体报道,因为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凉山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,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全省第一。

越西的工地上,工人们忙忙碌碌。在与记者的最近一通电话里,蔡文俊总经理说:“我们现在已经不单是考虑房地产了。我们在老家主要是做康养产业的,感觉凉山这方面市场潜力很大,我已经约好了几个生意伙伴。”

他说:

“我们还要继续投资凉山。”

本台记者:阿比伊木 郑崇深 王泽发 雷波融媒 邝川云 袁晓芳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